拖市镇马铃薯扶贫车间投产,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实现月入4000元

天门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8-15 14:35:25 评论:0

近日,位于我国某省拖市镇的马铃薯扶贫车间正式投产,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贫困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,也为2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,让她们每月收入达到4000元,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战。

拖市镇地处山区,土地贫瘠,村民收入来源有限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当地政府积极寻求发展特色产业,通过引进马铃薯种植项目,带动村民增收。马铃薯扶贫车间正是这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助力脱贫攻坚。

马铃薯扶贫车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,引进了先进的马铃薯加工设备,可实现马铃薯的清洗、切片、烘干、包装等一条龙生产。车间内,200名留守妇女忙碌着,她们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,大部分是家庭的顶梁柱。过去,她们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,收入微薄。

“以前在家里,每个月只能挣个几百块钱,生活压力很大。现在在扶贫车间上班,每月能收入4000多元,生活好多了。”一位名叫李阿姨的留守妇女激动地说。

扶贫车间负责人表示,车间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妇女就业,并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时间,确保她们既能照顾家庭,又能增加收入。此外,车间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妇女们的就业竞争力。

马铃薯扶贫车间的投产,不仅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,还带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。据了解,该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,预计年产量可达1万吨。车间的建成,使得当地马铃薯的附加值得到提升,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。

“扶贫车间是我们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,不仅解决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,还带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。”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继续加大对扶贫车间的扶持力度,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产品质量,让更多村民受益。

马铃薯扶贫车间的成功投产,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各地政府将继续发挥特色产业优势,创新扶贫模式,为更多贫困家庭带来希望,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。

推荐文章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天门新闻网,天门信息港,天门新闻网站,天门综合新闻门户